以后再做集合贴的时候,老四会把列表的数量控制在 37 条,如果超过 37 条,就重新开一贴,不过那些文案类的文章不按照这个规则进行,毕竟文案类的文章只是作为一个集合供检索。
为什么是 37 条呢?摘录阮一峰的原文来解释一下这个数学知识,原文有删改。
有一本算法书叫做Algorithms to Live By,国内出版社中译为算法之美,作者是美国科普作家布赖恩·克里斯蒂安(Brian Christian)。
说实话,这个书名有点误导。我以为讲的是编程算法,其实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这本书的优点是,面向普通读者,偏重于文字解释和举例,比较通俗。缺点恰恰也是这个,因为没有任何公式和代码,不可能对算法有透彻的理解。好多地方我都被卡住了,想不明白怎么推理(可能是翻译的问题)。
但是,它确实讲了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今天我想它的章 更佳停止时间:什么时候可以停止寻找?
日常生活有很多「寻找-决策过程」,如果考察所有选项,要花费很长时间,可能还会错失机会,后面遇到的未必有前面的好。能否确定一个时间点,到了某个阶段就停下来,不再寻找了,这时找到合适候选人的概率更大?
这在数学上称为「秘书问题」。
某公司招聘一名秘书,有 100 名候选人,依次面试。每面试完一个人,就必须立刻决定是否录取。也就是说,不能面试完所有人,再回过头决定录取哪一个,一旦放弃当前候选人,就只有从后面的面试者中选择。
这个设定是合理的,象征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机会。机会来临时,转瞬即逝,必须立刻决定是否抓住它,错过就是错过了。你在三个月前放弃了一个机会,不可能三个月后再捡起来。
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时应该面试多少人?
如果录用得太早,可能错过后面更好的候选人;如果录用得太晚,可能错误放走前面的合格人选。
数学家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充分的讨论。经过计算,成功概率更大的方法,叫做「1/e 法则」。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约等于 2.7、那么 1/e 就约等于 37%,所以它又称「37%法则」。
「37%法则」的意思就是,寻找阶段进行到 37% 就要停止。 100 个应聘者,先面试前 37 个,此后的面试只要遇到一个更优秀的,就立刻录取,不再继续面试了。换句话说,前 37 个面试者无论多么优秀,都不会录取,他们只是用来确定录取的标准。
如果更合适的候选者偏偏在前面 37% 里面,那就只能错过了,作为「寻找阶段」不得不付出的成本。更终录取的将是不如前面候选人的次优选择。
这个法则很实用,日常生活中,只要符合「寻找-决策过程」的场景,都可以适用 37% 法则。
相亲时,定有 10 个相亲对象,那么前 3~4 个可以作为寻找阶段,后面只要遇到一个比前面更好的人,就可以同意了。
租房时,定有一个月的找房子时间,那么 30 天的 37﹪ 也就是 11 天。在找了 11 天之后,你就要出手了。只要发现比先前更令人心动的房子,就不要犹豫,马上租下来。
读书时,定这本书有 100 页,如果读了 37 页,还没有发现感兴趣的内容,那就可以放弃了。
一个 10 集的电视剧,第 4 集是更佳弃剧时间。
一个 10 分钟的视频,看了 3 分 42 秒,如果还是觉得不好看,就可以关掉了。
一个年轻人想在 岁到 24 岁,一共 7 年时间里找到人生方向,确定未来想做什么。那么他有 2.59 年(7 0.37)的时间自由尝试。也就是说,到了大三下学期就应该初步定下自己的方向,后面除非遇到更有吸引力的事情,否则就不应该转换事业方向。
这本书已经在高老四导航,感兴趣的可以前往查阅。
基于上面的介绍,老四决定采用这种规则,虽然看起来不太适用哈,但是我觉得,一片文章,如果列出了 37 条相关内容都没有你感兴趣的东西,那么后面的内容也就没必要再继续写下去了,所以基于这个法则,将贴的数量控制在 37 条,正好,新的就重新开一篇文章,继续好玩、魔幻的东西。
更博不易,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并且有能力的老铁烦请捐赠盒烟钱,点我去赞助。或者扫描文章下面的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打赏任意金额(点击「给你买杜蕾斯」),也可以加入本站封闭式交流论坛「DownHub」开启新世界的大门,老四这里抱拳谢谢诸位了。捐赠时请备注姓名或者昵称,因为您的署名会出现在赞赏列表页面,您的捐赠钱财也会被用于小站的服务器运维上面,再次抱拳感谢。
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在那一瞬间几乎化为乌有。
信仰崩塌的丽丽已经无力再去争什么,既然父母单纯想找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那就让他们去找吧,反正自己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带着孩子去浪迹天涯算了。
倔强的丽丽是个想到什么就会去做的人,她当即在小任早就准备好的离婚协议书上签字,随后收拾好行李带着女儿离开了家中。
她要找到一个无人认识自己的地方,和女儿相依为命过完下半辈子。
「这个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小谢给故事收了个尾,喝完了更后一口饮料。
「结束了好啊,也该结束了!」我叹息道:「出生在这种家庭纯粹就是一种悲剧,希望丽丽能带好孩子,等她长大嫁给一个开明的家庭,不再重踏丽丽的覆辙。」
小谢笑眯眯地看着我,眼中满是促狭之色。
小谢这种眼神我太熟悉了,她每次戏弄我的时候就是这样。
突然,我脑海里灵光一闪。
不对啊,来我们中心做亲子鉴定的情节呢?
还有,既然事情就这样结束了,那就只能算是家事,警方为什么会出动,甚至还来我们中心了解情况?
再仔细想想,还有一个细节完全不符合常理:
既然小任和美美只发生了一次关系,而且美美又天天和丈夫住一起,那么小任肯定无法知道美美肚里的孩子是他的。美美的父亲去找小任,还给钱给他封他的口,不是多此一举吗?
我看了一眼笑得贼兮兮的小谢,好你个小谢,原来又在忽悠我!
看来这个事情的真相,根本不是小谢刚说的那么简单!
「谢大人,求您老人家放过我,不要卖关子了,这样吧,明天再请你吃一顿西餐!」我哀求道。
小谢展眉笑道:「算了,给你省点钱,我口还有点渴,给我点一杯芒果沙冰就行。」
我掏出钱包拍在桌上,大声道:「一杯哪够,咱点十杯!喝一杯,倒九杯,不然怎么能显示出咱谢大人的牛 X 呢?」
小谢被我逗乐了,轻笑了一阵,在我期盼的目光中说出了这个故事更后的真相。
丽丽在外面独自带着女儿生活,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苦楚。
中间母亲隔段时间会来看她一次,每次都会给她一笔钱,丽丽倒是没有拒绝,她知道自己历来娇生惯养,而且现在带着年幼的女儿没法出去工作,如果不接受赠与,可能母子俩就会饿死在大街上。
但丽丽不会因为这点钱恢复和母亲的关系,而母亲也没有要求她回去,只说要她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
这也让丽丽完全相信了小任所说的话,父母已经将爱全部放在了姐姐和孙子身上,她和女儿如今只能算外人。
那上千万家产,也和她绝缘了。
唯一让丽丽觉得奇怪的是,小任和她离婚之后并没有和姐姐结婚,而是选择彻底离开。
不过想想也正常,小任离开的话,孩子就不再和他有瓜葛,这样孩子也能成为更纯粹的「本家独苗」,父母的愿望也就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地实现了。
丽丽了成之嘉,成之嘉告诉她父母有权单方面决定财产如何分配,子女只能被动接受,她便彻底死了心,更换了手机码,断绝了和之前所有亲友的联系,和女儿开始了新的生活。
当然,母亲按时送来的生活费还是照单全收,要不到大钱,收点利息也好。
这样的生活过去了一年多,丽丽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独自一人让她懂得了许多之前不明白的道理,整个人也完全沉静了下来。
母亲给她送生活费的时候,她也会拉着母亲聊上两句,说点体己的话,也知道现在姐姐和小外甥非常受父亲宠爱,衣食住行完全不用操心,父亲甚至还全款买了一套洋房和一个门面,只写了姐姐一个人的名字。
1、 和于2016年结婚,但婚后几年因为婚姻出轨等问题,关系破裂。
2、 20年,在微博上发布了长文,揭露了妻子的婚外情,并宣布离婚。
3、 在离婚协议中,和商定将孩子抚养权交给,则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并支付3000万元的赡养费。
4、 离婚后,成为了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全权负责孩子的教育和抚养。
5、 也多次在社交媒体上与孩子的生活照片,展现了他尽职尽责的爸爸形象。
1、孩子的出生地点2、孩子的3、孩子的体重4、孩子的名字5、和离婚后的孩子抚养权问题1、的孩子在哪里出生的?和的孩子在20年生下来了,他们选择了美国洛杉矶作为孩子的出生地。虽然这不是一个新闻,但是这个选择引起了一些争议,因为许多人认为他们是在“生孩子游戏”中选择洛杉。。。
1、引言是国内娱乐圈的一员,红遍全国的影视作品给他带来了大量的粉丝,但他的婚姻却坎坷不平。在他的离婚事件中,儿子的归属问题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2、背景与的婚姻从2010年成立至今还未有结果,这个离婚闹得全国热闹非凡。与两人育有一子,也是离婚过程中争议更大的问题之一。3、儿子的归属问题在婚姻破裂后,和。。。
离婚孩子归谁了?随着离婚风波的持续发酵,关于他与夫妇之间的财产和孩子的归属问题也成为了广大网友们讨论的焦点。而就在近日,经过长达两年的离婚协商后,与更终达成了和解协议,根据和解协议,双方的经济问题得到了解决,孩子的抚养权问题也更终敲定。那么,离婚后孩子该由谁来抚养呢?获得抚养权据报道,与的儿子名叫“小。。。
涂着口红、戴着眼镜,92年出生的全国人大代表铁飞燕显得很干练。不熟悉她的人想不到,眼前这个年轻女孩,竟是一位救人英雄。
2010年,铁飞燕和父亲到四川绵阳旅游,遇到有人落水,体校游泳专注毕业的她连忙跳到河里,把落水者救上岸。因为这件事,她“一不小心”成了英雄。
很多人可能会羡慕铁飞燕头顶上的光环,却不知道她吃过的苦头。有一次,铁飞燕在边见到一个弃婴,也没多想就连纸箱一起把孩子抱回家里。家人考虑到她没结婚,想找一个好人家收养这个婴儿,但她还是坚持把孩子留下来。
没想到有人在网上说,她收养的弃婴是私生子,连她救人的事迹也是的。两天时间,她的微博粉丝数从上千一下子涨到十几万。舆论压力之下,她带着收养的孩子,与她的家人一一做了亲子鉴定。
说到这里,铁飞燕忍不住哭了。
云南省鉴定所出示的鉴定结果显示:这个被收养的孩子与铁飞燕及其家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她回想起来仍忍不住感慨:“面对质疑,压力真的很大。”
有种污蔑英雄的方法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在网络舆论场上,很多英雄人物的“待遇”让人堪忧。
黄继光堵枪眼是“的”,董存瑞炸碉堡“不是真的”,邱少云这样做“不可能”,甚至连上世纪90年代与歹徒英勇搏斗的英雄徐洪刚,也被有的网友说成是“小混混”……
接受国内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陆军某师政治部副徐洪刚说,他的一个朋友听到别人在饭桌上说起网上对自己的“起底”——是个“小混混”,这个朋友当场拍案而起:“是你熟悉徐洪刚,还是我熟悉?”
在团新媒体编辑林檬看来,网络上类似的质疑言论很多。一些文章看似有道理,其实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然而“现实中这样违法的成本几乎为零。”
20年,广州一个网民发微博“揭秘”“狼牙山五壮士”:“这5人不过是几个散兵游勇土八,来村里后要吃要喝,稍不如意就打人。由于几人手上有枪,村民们也不敢惹。后来有人想出个办法,偷偷地把他们的行踪告诉日本人,日本人就来‘围剿’了。村民故意引5人往绝逃跑。”
有媒体报道称,这一言论是经境外加工后转回内地,又被该网民添油加醋发布出来的。广州越秀根据群众依法抓获这名造谣的网民,并对其行政拘留7日。
同样是“狼牙山五壮士”,20年9月9日,有人在网络上发表小学课本“狼牙山五壮士”有多处不实一文,对英雄事迹中的细节提出质疑。
20年8月日,“狼牙山五壮士”两名幸存者的后人葛长生和宋福保分别向北京西城人民法院提起协商,要求被告人立即停止侵犯行为并公开道歉。2016年6月日,北京西城人民法院对两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道歉。之后,二审维持原判。
有同样遭遇的还有雷锋。前两年,网络上出现一种声音,说雷锋事迹也是伪造的。尴尬的是,面对抹黑雷锋的现象,有关单位却不能像“狼牙山五壮士”的后人一样起诉造谣者,维护英雄的名誉。
雷锋杂志总编辑陶克介绍,更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死者名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现实中,由于雷锋没有近亲属,因此不能向造谣者提出协商,也没有相关规定可以由相关机构提起协商。
陶克对造谣雷锋的现象非常气愤,他列举出当年宣传报道雷锋时的纪律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宣传雷锋谁造,开除谁的党籍。”
“国家对树立典型有着严格的程序。”陶克说,“然而,让人痛心的是,英雄被随便抹黑,还拿这些造谣者没有办法。”
国外对英雄的推崇深入日常生活
在“狼牙山五壮士”一案审理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部战陆军某部副王军正好走访了“狼牙山五壮士”所在的部队。王军告诉国内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当时部队官兵对这种污蔑英雄的行为非常愤慨,但他们由于身份所限,又不能直接参与维护英雄名誉的工作。
国内青年政治学院国内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李伟教授去年到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时,住在华盛顿大桥附近的一个,“也就是相当于咱们一个镇大小,在一些街心公园里看到很多雕塑,就是专门用来纪念牺牲的消防员和警察的。”
在这个小城主街西南方的拐角处,有一个二建筑,顶上面悬挂着美军各军种的军徽,这是一个退伍纪念堂。李伟在那里交流期间,正好赶上11月11日美国退伍节,这是美国一个全国性节日,当地的两旁挂着宣传标语,草坪上插满国旗,庆祝活动非常隆重。
俄罗斯人同样崇尚英雄。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全国数量更多的古迹是卫国战争英雄纪念碑,几乎在每座城、每个大一点的村庄都有。俄罗斯年轻人婚礼仪式之一,就是到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
李伟也发现,美国纪念英雄的地方很多,而且大多设置在游人常去的地方,规模不一定大,但是大家经常能看到。“几乎没有美国国民对本国阵亡的进行污蔑和贬损,对他们来说,为了国家利益牺牲的人就应该得到纪念和尊敬,就应受到英雄般的待遇。”
平凡岗位上人人皆可以成为英雄
个子不高、相貌平平,王忠心放到堆里面毫不惹眼,但懂行的人看到他肩上的“四道拐”军衔就明白,像他这样的一级军士长和将军一样稀少。
王忠心被称为“兵王”,接受国内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这位全国人大代表、火箭军某旅一级军士长谦虚地说:“我算不上什么英雄,只是一个当了26年班长的战士。”
近30年来,王忠心先后执行重大任务近30次、实装操作00多次,没有下错一个口令,没有按错一个按钮。对于一个导弹手来说,常年不出错是出色,从来不出错类似传奇。
很多人总觉得遇到危险敢于献出生命的人才算英雄。实际上,那些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奉献的人,虽然默默无闻,但也是英雄。
王忠心说,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先进的代表,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可以出彩,用心干工作,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我的战友们都是这样的,我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代表。
“天安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并没有刻上某一个具体英雄的名字。不要窄化英雄的概念,只要足够努力,平凡的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山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姬文刚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不少人认为,不要把英雄变得高不可攀,英雄就像国内传统文化中的贤人,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也应该鼓励这样的风气。“英雄行为多了就会变成一种道德风尚”。陶克说。
“英雄不再沉默”
“攻击我军山头之前,先用大炮猛烈射击我军阵地,山头的石头被敌人的炮弹炸成膝盖深的石头粉面子。停战后‘山头’被打下两米多去。”在平台上,87岁的尹吉先老人写下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看到的真实景象。
老人现在生活在北京,小时候当过儿童团长,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几年前,他听说网上有人污蔑抗美援朝老兵,非常生气,就让儿子帮着在文章下,没想到招来一片骂声。于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学会了上网,开始讲述自己亲历的故事。
截至3月日,他的账“老兵尹吉先”已有1021人关注,在这个自媒体平台上算是一个“大V”。“浮生未半”是引导尹吉先用的网友,他告诉国内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尹吉先老人的做法,更大的意义就在于“英雄不再沉默”。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原第二炮兵装备部政委牛炳祥和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都提出建议国家应该加快研究制定“国家英烈名誉保护法”。
据媒体报道,民法总则草案再次作出修改,全国人大委员会3月12日在向大会主席团作民法总则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时表示,在3月10日各个代表团审议草案时,有代表提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利用歪曲事实、诽谤抹黑等方式恶意诋毁侮辱英烈的名誉、荣誉等,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影响很恶劣,应对此予以规范。
全国人大委员会经研究认为,英雄和烈士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加强对英烈姓名、名誉、荣誉等的保护,对于促进社会尊崇英烈,扬善抑恶,弘扬社会主义心价值观意义重大。据此,建议增加一条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责任。
听到这个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中部战陆军某部副王军很高兴,他认为当下保护英雄的痛点,应允许由公诉机关对造谣者直接起诉,防止出现没有亲人的英雄无法维护其名誉权的无奈情况。
他还建议,与一般侵犯名誉权的案子不同,这样的案例应该公开审理,并向媒体开放。
接受国内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姬文刚也认为,英雄是民族的图腾,也是国家的精神公共财产,当然不能被随意污蔑和造谣,千万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然而,立法只是给保护英雄画上了一条底线,底线之上该怎么办?
全国人大代表、空军指挥学院教授苗润奇认为,国家还是要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英雄的地位作用,同时建立一套保护英雄权益的体系。比如见义勇为的行为,可能会对英雄造成一些身体损害,这就需要保障好他们今后的生活。
也有人建议,虽然现在国家有见义勇为基金,但是未来还要让这些英雄生活得有尊严,不能让他们单独面对偏见。
“关键是要在教育上做文章。”全国人大代表、西藏军某团团长江勇西绕说,“在部队这一块平常的教育就很充分,我带的兵有回家探亲的上抓小偷的,但大家也没刻意拿出来说过。”
然而,就在这两天,一部抗日剧敌后便衣队传奇中出现了“包子雷”“蔬菜雷”,离奇的情节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抗日神剧”是给英雄加分还是减分?
“我是坚决反对抗日神剧的,它根本不能体现抗日战争的艰难。历史题材不能戏说,如果抗日这么容易,哪会历经14年啊!”国内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李伟表示,我们的文化作品应该歌颂英雄,也应该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在王军看来:“保护英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大家都去努力,慢慢地就会好起来。”
本报北京3月14日电
国内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章正 张茜 实习生 周呈宣 饶茗柯来源:国内青年报( 20年03月日 01 版)
(原标题:英雄是民族图腾,不能“流血又流泪”)
以上关于“亲子鉴定有问题全文”的全部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亲子鉴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成之嘉生物。